“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是广东省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该工程通过强县、富民、融合、向海四大策略,旨在激活县域发展,强化农民增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并拓展海洋发展空间。强县策略围绕健全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构建镇村建设和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等方面作出了工作部署。东陂镇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以“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推动产业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加快“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落笔,东陂镇加快改革步调,进一步推动东陂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东陂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农文旅产业纵深发展。西塘村文旅融合项目成功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采用“EPC+O”运营模式,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人头股”的多元化股权分配体系。2024年西塘村入选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冯达飞红色文旅融合项目稳步推进,开展镇区危旧房屋清拆78栋,清拆建筑面积约9950㎡,并对场地进行了平整处理,将建成冯达飞纪念广场,吸引更多游客。二是深化东陂腊味产业发展。东陂镇聚焦东陂腊味专利保护,并拓展发展路径,全方位多元化推动腊味产业发展。2024年“东陂腊味”集体商标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东陂镇柏木山腊味展馆顺利开工建设。2024年东陂腊味产值达4.2亿元。三是拓宽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在红满天花卉产业园发展规模成熟的基础上,接续启动西塘村“育苗组培室”项目,总投入超2000万元,将形成花卉产业链的闭环式发展。此外,新增完成14个自然村的4500亩土地实现流转,吸引富硒丝苗米、草莓、脆密金桔、红葱等优质农业种植公司承包耕地,拓宽东陂农业产业发展。
二、统筹镇村建设,实现全面美化提升
东陂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镇村规划布局,多措并举优化东陂空间布局,打造美丽圩镇。一是打造冯达飞纪念广场和农贸市场“新地标”。凝聚央企结对帮扶力量,依托中交四航局助力实施新建冯达飞纪念广场和农贸市场。组织开展旧粮所建筑拆除工作,拆除占地6610m2建筑。现已完成冯达飞纪念广场主体建设和农贸市场主体部分建设。二是推动镇区提升项目“加速跑”。大力推进镇区危旧房屋清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清拆建筑面积约35000㎡。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优化提升,完成主街路面黑底化、沿线房屋窗户改造提升88栋494个,完成新建人行道2.2公里。累计整治“三线”乱拉乱搭点位200余处。镇区及乡村风貌实现整体提升美化。三是迈出山水林田湖提升工程“新步伐”。东陂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以来,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提升工程,把马头陂、西塘与镇区串联成一条旅游线路。四是打造绿化美化工作“新亮点”。东陂镇积极落实“五抓一带头”,因地制宜编制绿化方案,在“四旁”“五边”增绿增美,结合人居环境和“四小园”打造,已在东陂镇种植苦炼树、桂花树、香樟树、细叶榕、铁冬青等30920棵,超额完成了种植任务。
三、深耕民生领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集成式改革在民生领域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村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一是完成地下河景区旅游道路提升项目。解决了地下河景区旅游道路十多年未能解决的征地拆迁问题,全线建成通车,改善了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问题,推动“游连州地下河,品东陂腊味”旅游品牌打造,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二是深入开展“路安工程”。聚焦道路安全隐患、道路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两旁绿化美化三个方面,对国、省、县、乡等主干道开展整治。累计排查各类道路安全隐患6处,完成整治6处;排查道路环境综合整治问题144处,已完成整治128处。三是长效运行“五位一体”人居环境管护机制和“村收集、镇转运”生活垃圾转运体系,生活垃圾能够实现日产日清。全镇新增标准化四分类垃圾分类亭、收集点12个。四是启动2024年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改造项目以及各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投入639.11万元,对镇区污水管进行全面清理和改造提升,镇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平均值从30mg/L提升到145mg/L,已达到标准要求。五是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开展促进就业创业相关宣讲会、座谈会4余场,累计促成就业191人。推动文体事业发展,组织开展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三月三舞火狮、东陂镇第二届村BA篮球赛、东陂腊味品鉴会、村晚等特色活动108场次。东陂镇文化站被清远市第十次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为工作表现优秀单位。